在天津大学建校13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近日给天津大学全体师生回信,向全体师生员工、广大校友表示祝贺。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温暖人心、催人奋进,高瞻远瞩、指引方向,具有极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实践性,为天津大学乃至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标定了航向、指明了路径,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对天津大学的关心厚爱。
“这项研究的核心,是将生物的自适应机制转化为材料的性能调控策略。”封伟教授表示,该仿生策略不仅为 MOST 织物的规模化制备提供了通用方法,更打破了“光热效率高则力学性能差”的行业瓶颈,未来在智能保暖服装、医疗理疗器械、户外防护装备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有望推动个人热管理技术从 ”依赖能源输入”向“高效利用太阳能”升级。
四海同心向北洋,共襄盛举贺华诞。10月2日,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天津大学迎来建校130周年。海内外各地校友会和广大校友纷纷以不同形式向母校致以最诚挚的祝福,为天津大学事业发展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贡献情感力量。
天天学习近日,在天津大学建校13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天津大学全体师生回信,向全体师生员工、广大校友表示祝贺。 1895年,甲午战败、民族危殆,“自强之道,以作育人才为本;求才之道,以设立学堂为先”的倡议在渤海之滨、海河之畔落地生根。当年10月2日,天津大学的前身——北洋大学堂诞生,成为我国第一所现代大学。 自诞生之日起,这所学府的血脉基因里就根植着“兴学强国”的家国情怀。 在此后一个多世纪的 ...
作为中国科协 “科学家故事舞台剧推广行动” 的重要剧目与 “天大先生” 大师精神宣传工程的关键汇演,话剧《沈家祥》以细腻的叙事、生动的演绎,将沈家祥院士的科学人生与崇高精神娓娓道来。
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天津大学全体师生回信,在天津大学建校130周年之际,向全体师生员工、广大校友表示祝贺,对学校发展寄予殷切期望。习总书记的回信高屋建瓴、立意高远、鼓舞人心、催人奋进,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理论学习中心组在学校党委传达回信精神的基础上,第一时间组织专题学习,原原本学习回信原文,结合新时代人事人才工作进 ...
百卅年间,从北洋大学堂到北洋大学再到天津大学,这所巍巍学府几易其名,却始终秉持创新精神,创造出许多“第一”:建立“中国第一水工试验所”,率先开展高等工程教育实践;第一张彩色胶片、第一架公路铁路两用桥、中国第一台计算尺刻线机……这些突破,见证着一代代师生“敢”的气魄、“新”的追求。
叠翠流金,彩叶铺锦,十月是天津最美的季节。在国庆的热烈与振奋中,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迎来了百卅华诞。2025 年 10 月 2 日,天津大学(北洋大学)建校 130 周年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北洋园校区求实会堂隆重举行。
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天津大学全体师生回信,在天津大学建校130周年之际,向全体师生员工、广大校友表示祝贺,对学校发展寄予殷切期望。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精神在微电子学院师生中引起热议。